跳到主要內容區

其它績效表現

一、專利及技術移轉績效亮眼

本校積極塑造親產學環境,協助師生將研發成果實體化,依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公告,111年至113年專利申請件數及專利公告發證件數排名,均為國立科技大學第一名

二、畢業校友傑出表現

校友」是學校發展的重要資產之一,本校歷屆畢業校友多達10萬多人,遍佈各行各業,畢業校友擁有完整的基礎理論、專精的知識才能及豐富的實作經驗,獲得多方的肯定及榮獲雜誌調查企業最愛科大生之列。另,校友們亦深受創辦人無私奉獻的大愛所影響,急公好義奉獻所長,回饋學校、社會及國家,這些正是本校創校人精神的具體實踐。

校友在各行各業的傑出表現如下:在「企業經營」上,有機械工程科畢業,現任梧棲行旅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巫兆文,其經營旅宿為國內住宿休閒品牌之首選;此外,巫兆文董事長對於人文藝術推廣也不餘遺力,經常實際行動支持藝文創作。另,本校化工科畢業的朱棻玉校友,為台灣穎銳生醫顧問有限公司暨美國Dynamic Biotech Inc.總裁及首席顧問,在新創醫材由概念到產品商業化過程的完整合規以及證照取得具有豐富經驗,同時亦擔任多家國內外新創及上市櫃醫材公司顧問。另外,在「藝術領域」上有,景觀系畢業的王龍德校友,為臺灣柴燒研究會創辦人,本身鑽研陶藝,在苗栗打造了《圳頭窯藝術園區》,把創作和藝術及生活空間結合。在2010年為臺灣加拿大冬奧文化交流創作藝術家,2016年獲臺灣陶瓷學會—陶藝貢獻獎,2021年於總統府-跨藝匯流・幸福臺灣—總統府工藝品展覽。對社會國家有特殊貢獻者,則有機械工程科畢業的李文瑞校友,擔任瘋馬旅行社總經理、秋月商店擔任營運長和在Alian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擔任節目主持人。致力推廣部落文化觀光,獨立舉辦10屆「部落天使感恩音樂劇」,整合應用原住民族產業資源,讓大家看見台灣原住民族之美。電機科校友何昆年,在1989年進入半導體產業工作,曾服務於華隆微電子、力晶半導體公司,期間參與力晶8吋廠及12吋廠的規劃與興建,於2003年成立「澤米科技()公司」為現任的澤米科技()公司董事長。於2008年榮獲日本索尼(SONY)優秀貢獻供應商,又於2016年榮獲越南政府頒發「外資投資優秀獎」,且澤米科技公司在何昆年校友的領導下,其股票於202312月上市。這都顯現了本校校友在各行各業皆有傑出的作為。

三、技職之光與國手優異表現

  • 111年「第52屆全國技能競賽中區分區技能競賽(111/04/23)」,機械工程系黃中弼同學榮獲模具第四名、李配群同學榮獲模具第五名、謝孟芯同學榮獲CNC車床第五名。
  • 111年「第52屆全國技能競賽(111/08/07)」機械工程系黃中弼同學榮獲模具第四名、謝孟芯同學榮獲CNC車床第五名。
  • 112年「第53屆全國技能競賽中區分區技能競賽(112/03/25)」機械工程系李頤綸同學榮獲CAD機械設計製圖第三名、周毓哲同學榮獲CNC車床佳作、陳宇廷同學榮獲工業機械佳作。
  • 112年「第53屆全國技能競賽暨第2屆亞洲技能競賽及第47屆國際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112/07/17)」機械工程系李勤瑀同學榮獲CNC銑床第二名、李頤綸同學榮獲CAD機械設計製圖佳作。
  • 112年「第47屆國際技能競賽第2階段國手選拔賽(112/09/04)」機械工程系蘇宏慶同學榮獲CNC銑床正取國手、陳彥閔同學榮獲CNC銑床備取國手、景觀系黃暐仁同學榮獲造園景觀正取國手。
  • 113年「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中區分區技能競賽(113/3/30)」智慧自動化系蔡崑飛同學榮獲焊接職類第二名、機械工程系邱士耀同學榮獲CNC車床職類第五名、江京育同學榮獲機器人職類佳作。
  • 113年「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113/7/21)」機械工程系黃信詒同學榮獲工業機械職類第一名、陳大山同學榮獲CNC車床職類第三名、邱士耀同學榮獲CNC車床職類佳作、蔡宇泓同學榮獲鑄造職類佳作。
  • 114年「第55屆全國技能競賽(114/7/20」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劉謦彰同學榮獲工業設計技術職類第五名、機械工程系吳東昱同學榮獲外觀模型創作職類佳作

四、世界排名優異表現

  • 2022年英國高等教育(QS)排名:勤益名列亞洲地區最佳大學451-500(前進50名,國立科大排名第4)
  • 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全球最佳大學排名THE Ranking(1201+)
  •  2022 年本校QS工程學科首次進榜 排名451-500,全台只11所大學排入,勤益排第10名,企業雇主聲譽--全台排第7,學術聲譽排第9
  •  2022年年68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公布「2022 亞洲地區最佳大學」排名,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名列全國第23名,國立科大第4名,亞洲排名在401500名。
  • 20221019日英國高等教育(2023 QS)排名:勤益名列亞洲地區最佳大學451-500(國立科大排名第4)
  • 2022年世界綠色大學評比,世界排名第54名,台灣排名第3名,連續三年進入全球百大之列。
  • 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全球最佳大學排名THE Ranking (1201-1500) 全球2325台灣46,全球增加 213所學校  台灣增加4所。
  • 2023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世界大學排名:
    「世界大學影響力」(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排名評比項目,本校9項排名均入圍,分項排名成績以SDGs 7可負擔的清潔能源為46名最佳,其次是SDGs 12責任消費與生產的成績落在78名,總排名601-800
    「全球世界大學排名」名列全球1201+
    「全球新興經濟體世界最佳大學排名」躍升全球401-500,為全台第26名,科技大學排名第5名。
    電資領域全球排名801-1000。工程領域全球排名1001-1200
  • 2023年英國高等教育 (QS)排名:本校亞洲地區最佳大學排名451+。工程領域世界排名301+。電資領域世界排名251+
  • 2023 天下雜誌「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總排名第26名,公立技職體系第6名。
  • 2023 遠見雜誌「技職大學30強」:排名第9名,2022年排名第10名。
  • 2023924日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THE)排名:勤益名列2023 THE世界大學排名1201-1500,並列台灣區第21名。全球2673所大學進榜,台灣48所;全球增加348所學校,台灣增加2所。
  • 2023年本校QS電資領域首次進榜 排名251-300,台灣區第7名。
  • 2023年本校QS工程學科第2次進榜 排名301-350,比2022年進步150名,台灣區第7名。
  • 20231023日英國高等教育公告2023 QS亞洲地區排名:勤益名列亞洲地區最佳大學401-450,台灣區名列第24(國立科大排名第3)
  • 2023年國際綠能大學Green Metric University本校維持名列世界第54名,台灣區第3名。連續4年進入百大。
  • 2023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公布「2023 亞洲地區最佳大學」排名,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名列全國第27名,國立科大第4名,亞洲排名在501600名。
  • 2024QS公布世界大學各領域排名2024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本校工程領域世界排名名列501-550,全世界有2156所大學參與(20231597所大學參加),全台勤益排第9(台灣11所大學入榜)
  • 2024年本校電資領域QS電資領域世界排名名列401-450,全世界有1709所大學參與(20231597所大學參加),全台勤益排第9(台灣11所大學入榜)
  • 2024 QS Sustainable Rankings,本校獲全數11項入榜,以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名列世界第451名;Performance for Governance 名列世界517名最佳,世界總排名1101-1150
  • 2024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公布全世界大學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Subject各項領域排名,本校電資領域排名名列801-1000,並列全台灣區第17(台灣區23所大學進榜,全世界1029所大學進入排名),工程領域排名801-1000,並列全台灣區第17名,(台灣區34所大學進榜,全世界1376所大學進入排名)
  • 2024年勤益於遠見雜誌「2024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排名,名列全國第18名、國立科技大學第5名。
  • 2024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公布「2024 亞洲地區最佳大學」排名,本校名列全國第26名,國立科大第4名,亞洲排名在401500名。
  • 2024年世界綠色大學評比(UI GreenMetric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排名全球55名,臺灣區第6名。連續5年進入世界百大
  • 2025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公布全世界大學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Subject各項領域排名,本校電資領域排名名列801-1000,並列全台灣區第18名,工程領域排名1001+
  • 2025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公布:2025 THE世界大學排名1500+,並列臺灣區第26名。全球2,857所大學進榜,臺灣47所;全球增加184所學校。
  • 2025 QS Asia University Rankings名列亞洲地區最佳大學第294名,臺灣區科列第18(國立科大排名第3)
  • 2025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電資領域(Engineering -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排名351-400,機械領域(Engineering - Mechanical)排名451-500
  • 2025年英國高等教育公告2026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 QS世界大學排名:勤益名列世界最佳大學1201-1400,並列台灣區名列第18(國立科大排名第3)
  • 2025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 2025「世界大學影響力」(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排名評比項目,本校9項排名均入圍, 分項排名成績以SDGS6淨水與衛生最佳(101-200)SDGs 7可負擔的清潔能名列301-400名, SDGs 12責任消費與生產成績401-600名,SDG 17國際夥伴退步至1001-1500,總排名801-1000